老裁缝家以前在市里开着一家特别出名的裁缝铺,他儿子也学了手艺,一家人把铺子经营的很红火。
但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所以遭人妒忌,闹起来时,他们一家被打成黑五类,铺子都被那群人烧了,会刺绣的老婆婆被人拉去剁了手指头,老裁缝的儿子孙子一家也被下放到了农村。
老两口现在就靠着接熟人生意赚点钱糊口,再省下来一部分照顾照顾在乡下的儿子一家。
苏玉娇唏嘘一声,这样的事情这几年真的特别多见,也说不清到底是对是错,总之就是可惜了那些精美的花样,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被人穿上身的一天。
商店这边最近也上了一批新的秋装,打着海市首都最时髦款式的名头,吸引了一大堆当地年轻女孩过去抢着要试。
那些衣服款式比着当地自己人买布做的那些普普通通上衣下裤确实好看不少,但在苏玉娇看来,比她自己的衣服都差远了。
没几件她能看上的衣服,两人就没往前面挤,转而去旁边没什么人的童装柜台看了看。
小孩子的衣服款式也是千篇一律,没多少好看的款式,苏玉娇挑来挑去只给小宝买了一件海军领的长袖秋衣,另外又看上了一件蓝色的毛衣。
鞋子不用买,小宝脚长得也很快,家里还有几双好婆给他做的布鞋,穿着舒适又不挤脚,首都的外婆也给他寄了两双,目前够穿了。
旁边柜台还有卖毛线的,陈颂过去看了看,发现颜色鲜亮好看的都已经被人抢完了。
“你想自己织毛衣吗?”苏玉娇问她。
陈颂拿起一团灰色的毛线摸了摸质量,摇摇头说:“不是给我自己织。”
她目光轻闪,在心底哼了声,想起某个人,不怎么情愿的让售货员给她称了二斤线。
买完东西刚好去国营饭店吃午饭,下午两点不到就回了分军区。
周一上班,苏玉娇抽空去了军属办一趟打听情况。
军属办的人正愁着这事,闻言就告诉她:“虽然是打扫卫生的工作,但待遇优厚,每月工资是二十二块六,另有票据补贴,而且学历方面也放宽了,能识字就行。”
“现在军嫂里面都招不到人,我们已经考虑往外面招人了,招待所那边还能提供住宿,管一顿饭,现在要的人不多,能招到一个就行。”
苏玉娇听完就觉得,这个工作确实很适合好婆,但她还要回去再跟她商量一下,不知道好婆考虑好没有。
其实也没什么好考虑的,这个工作待遇,军嫂们要不是碍着面子,肯定有大把的人愿意做,现在是抹不开脸,等再过段时间肯定有人愿意去。
不过军区招待所急着开放,没时间给她们犹豫纠结。
中午回到家苏玉娇就问好婆考虑好没有,这个工作确实很难得,错过这次估计就没有了。
“我愿意去。”好婆已经考虑好了,离了这里,以后苏玉娇依旧是她和阿满的恩人。
苏玉娇点点头:“那我下午再去一趟跟她们说,过两天就能确定下来了。”
下午她再去军属办,说了好婆的事,军属办的同志们没什么意见,反正在外面招的也是陌生人,还不如要一个有人担保的。
这事就这么确定了下来,军属办的人确实很急,下周总军区有领导过来视察,招待所的人还没招齐怎么能行。
所以苏玉娇说完的第二天,就催着她带好婆那拿着身份证明去登记,等过两天身份审核下来,确定没问题后她就要搬去招待所了。
好婆的工作刚确定好,紧接着就是儿子开学,苏玉娇这天请了假。
早上没了好婆她再也吃不上现成的早餐了,不过今天还好有陆骁在,他早上也请了一会儿假,准备跟她一起送儿子去学校。
他早上照例去带队训练,结束后去食堂打了早饭,一路小跑回来时母子俩刚起。
吃过陆骁在食堂打的白粥和水煮蛋,苏玉娇再检查了一遍小宝的书包,又回屋对着镜子照了照自己的着装,这才满意的牵着儿子走出家门。
隔壁张梅今天也要送两个孩子去学校,两家一路走到部队小学门口才分开。
小宝的学前班挨着托儿所,基本还是之前的老师,班里只有十来个孩子,夫妻俩把儿子送进班里,出来跟老师说了几句话,开学仪式就算结束了。
之后陆骁又回去团部忙,苏玉娇请了一上午的假,从学校出来后琢磨着去了部队供销社。
她打算买些菜,从今天中午开始学做饭。
搬到分军区这些日子里,苏玉娇每天耳濡目染的看好婆做饭,已经学会了生火,也自觉厨艺有所提升,今天中午就要亲自上阵试一试。
供销社的菜品类挺全,今天上午许是因为大家都忙着带孩子去报道的原因,肉架子上还有不少肉。
她挑着买了块带肉的大筒骨,瞧见有猪肝也要了一个,另外又买了白萝卜,青椒和土豆,家里还有些菜,这些就够了。
回到家时间还早,苏玉娇夹了块煤球,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