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十四年七月叁十日,昏迷了叁日未曾醒来的乾元帝在太医的金针刺穴下勉强睁开了眼。这一回,不用听太医含含糊糊的保守说辞,无论是别人还是他自己都明白,他的期限已至。
臣民们都呼着“圣上万岁”,可又有哪个帝王能够长命百岁,乾元帝能感觉到自己的胸腔像是个破败的风箱,发出命途尽头里“呼哧呼哧”的沉重声音。
他勉力撑开沉重的眼皮,上头几个人影晃动,寝殿里除了施针的太医,只有一脸哀痛忧心的何宝和泪盈满目的皇后。
他在何宝的搀扶下靠坐在了床榻上,吃力地抬起手抓住何宝的手,吩咐道:“把太后、太子、老二……和定王唤来。”
何宝忍着眼中的泪,步伐仓促地去了外殿,招来几个小太监去传话。
太后和太子都住在皇宫里,是最先赶到的。太后中年丧夫后身子便不太好,如今又面临着晚年丧子的凄凉,整个人都如枯皱的树皮,满面悲痛。
姜珵年岁太小,既害怕又不安,一进内殿,便扑到了乾元帝的床榻前,泪水糊满了一张玉雪可爱的小脸。
乾元帝艰难地抬起手,颤抖着摸了摸他稚嫩的脸蛋,眸底满溢挣扎不舍。
没多久,二皇子和姜绍钧也到了,外殿更是跪满了接到消息的文武重臣。
朝中重臣里,乾元帝只把左右两位丞相招进了内殿。
杨巍随着新任左相洪大人一同进了内殿,内殿的气味十分不好闻,刚入内便是扑鼻而来的浓重药味伴随着一股行将就木的酸腐味。
他的面容肃重里带着沉哀,眸底的视线扫过殿内众人,在一袭绣着金线的蟒袍上顿了顿,才落在了乾元帝身上。
“参见陛下。”他和洪大人一同行礼,语气中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起来罢。”乾元帝的声音很小,让人几乎捕捉不到,光是说了这句话,他便咳嗽了几声,才能接着道:“朕让你们过来,便是让你们见证遗诏……咳、咳……”
“陛下!”内殿里的所有人都跪了下来,不管是真是假,都涕泪横流。
“何宝,伺候朕笔墨。”乾元帝此时没有心思去分辨他们的真心假意,口中对何宝吩咐着,却没有真的去再用笔墨书写,只是用尽全身力气在龙榻旁的一个小暗格中取出了一卷明黄色的卷轴,递给何宝。
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乾元帝就再使不上一分气力,喘息粗重地轰然倒在了玉枕上,嘴唇大张,急促地呼吸着。
“陛下!”
众人忙乱地抬头,其中二皇子表现得最为贤孝,眼含热泪,一脸恨不能替乾元帝承受病痛的表情。
乾元帝却没看他,兀自在床榻上平复半晌,才又睁开了眼眸,视线从围在床边的人身上一个个掠过,最后停驻在姜绍钧的脸上。
乾元帝的神色十分复杂,欣慰、后悔、怀疑、嫉恨种种接连闪过,就在他想要抬手伸向何宝要回那卷明黄色的遗诏时,胸臆间忽而一滞,喉结发出“嗬嗬”的响声。最后他偏头凝视着姜绍钧,眼眸瞪得滚圆,一代朝纲独断的帝王就这样没了生息。
“陛下!!”
内殿响起凄厉沉痛的哀嚎,外殿跪着的朝臣、偏殿里的妃嫔霎时明了,全都此起彼伏地哀泣起来。
一片凝滞而慌乱的泣声里,内殿中的几人终于走了出来。
眼尖的朝臣看到了何宝手中那抹明黄色,立即精神一振,全身都绷紧了,权力更迭的最终结果,即将揭开。
太后被皇后和宫女搀扶着,向外殿的众人宣布了乾元帝驾崩一事。在一片哭声里,何宝一脸沉重地抬起手中卷轴。
“诸位大人,此乃圣上亲笔书下的遗诏,亦由杨大人、洪大人及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见证——”
被他提及的几人都面无异色,算是默认了他的话,在众人屏息以待中,他缓慢地展开了手中遗诏。
他的眼眸微不可查地一缩,音调平平缓缓:
“朕以凉德,承嗣丕基。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谟烈,因循悠忽,苟且目前。朕之皇叁子珵自幼聪颖好学,深肖朕躬,永平八年封为皇太子。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思及太子年幼,特封朕之皇七弟绍钧为摄政王,辅佐太子至其亲政;右丞相杨巍加授太傅,教授太子学问;禁卫军统领镇北公卫渊加封护国大将军,助太子戍卫京师、平定疆域。朕之皇二子仪贤孝温厚,封号安王,赐封地岭南。”
一卷薄薄的遗诏震得底下的臣子心神晃荡,既有种神来天外之感又莫名品出些理所当然。
最难以置信的还属二皇子。
他猛然抬起头,顾不得四周的朝臣与规矩,双眸圆瞪,几乎要将何宝手上捧着的遗诏灼出两个洞来。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遗诏明明就已经——
安王、安王……意思是让他安安分分地滚去贫瘠的岭南龟缩一隅,匍匐屈就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奶娃娃手下!